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论坛

 话说筷子

2016-06-15 09:34:55  来源:
    老黄县有个谜语:“弟兄两个一般高,乜儿吃饭他撂跤,乜儿吃饱了,它也撂倒了。”谜底是:筷子。
  筷子古代称之为“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李白《行路难》中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至今在黄县话中,盛筷子的器物还称“箸笼”。箸谐音“住”,渔民忌说住———出海打鱼最怕船只“住下”,所以称箸为“快子”———不仅不住下,反而跑得“风快”。后因快子多为竹木制成,便按汉字的规律写作“筷子”。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我们用筷子进餐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多年了。筷子长度一般为24厘米左右,竹、木、金属、陶瓷等都可作为制筷的材料。看起来,筷子只是简陋的两根小棍,可是一旦我们掌握了使用方法,它就具备夹、拨、挑、拌等多种功能,非常灵活方便,可以说是“以简驭繁”的典范,这让又是刀又是叉又是勺的老外赞叹不已。除了中国人,汉文化圈的日本、朝鲜、越南也大多使用筷子。
要熟练地运用筷子,需要一些时间的练习,小孩子要到五六岁才能勉强使用筷子。练习的过程对大脑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最常见的握法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上面的筷子,下面的筷子用虎口、拇指和无名指一压一插固定,夹食物时只动上面的筷子。其实握筷子没有标准握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满把抓,照样运筷如飞。黄县民间有以握筷子的位置预测婚嫁的说法,据说很灵验,如果握的离筷头近,说明将来嫁得近,如果离筷头远,将来必定远嫁他乡,所以女孩子握筷子的位置太高长辈会说的。
  筷子除了用作就餐工具,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中式筷子上方下圆,有着天圆地方、天长地久的寓意,加上筷子需要成对才能使用,所以可作为礼物馈赠给新婚夫妇,女方的陪送中就有筷子,送亲的食盒里要放两双筷子,绑上红绳,这是取的月下老人红绳系足的典故,表达成双成对、永不分离的祝愿。迎亲时女方要管迎亲之人的饭,黄县有新郎窃物的习俗,新郎要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只带把儿的酒盅和一双筷子带回去,取意为婚后快生个“带把儿”的———要是错拿个不带把儿的酒盅回去,就真的“杯具”了。
  筷子的使用还有一些讲究,不注意的话会被视为“不懂规矩”,结婚时要用红筷子,表示喜庆;办丧事要用白筷子,表示对死者的尊敬。饭桌上长辈不拿筷子晚辈是不好动筷子的。黄县人请客鱼一般是桌上的主菜,长辈不下筷子晚辈是不能碰鱼的。上鱼的时候鱼头要冲着主客,吃鱼时主陪副陪要用筷子按着鱼的头尾,请主客先下箸。有的地方主陪要用筷子把鱼眼挑出来给主客。筷子头不能颠倒了,不能用方头搛菜,也不能左手使筷子,这都被视为不合礼数。把筷子含在嘴里或用筷子“点哒”别人也很不礼貌,这里也有卫生或安全方面的考虑吧。两个筷子长短要一致,搛菜时筷子头也必须弄齐,不然长短不一,使用不便,而且意指三长两短,不吉利。忌讳在桌子上“闯”筷子,这有点像恶丐乞食时排着门儿用打狗棒蹾地。用餐时不能一手拿一根筷子敲击,也不能用筷子敲打盘儿碗儿,这样显得“穷气”,因为这是乞丐要饭时唱“莲花落”时的动作。把筷子插在饭菜中也不符合规矩,那看上去像是祭祀时上香的样子。筷子横担碗上也是不允许的,供神祭祖时才把筷子横在碗上请祖宗享用。或者说此举有“搁浅”之意,为渔家所忌。过去请客,讲究一点的要有专门的瓷做的“筷托”,用来停放筷子。搛菜时不能越过别人的筷子去搛,也不能伸到别人跟前的位置,只能搛靠近自己的,不能用筷子在盘子里扒拉来扒拉去,遇到什么就搛什么。搛菜时也不能把汤“拉拉”到桌上或其他菜里,要用接碟或左手掌接一下。筷下如雨,搛了这个搛那个,“不闲气儿”也不好,像“饿死鬼托生”的。手拿筷子四处逡巡,拿不定主意,“盘马弯弓惜不发”也不成体统。用筷子在汤菜里捞来捞去地“海底捞”,就更显得没有教养了。
  黄县人饭桌上的这些讲究大多是沿习成俗,多与卫生、谦让、礼貌有关,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讲究餐桌礼仪了。“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那个糠菜半年粮的年代,人们仍能恪守这些礼仪,殊为不易。现在日子好过了,有的人却把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忘记了。想想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这真是让人感觉悲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