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风采

 小山村里的文明新气象

2017-12-08 14:54:50  来源:

  “趁农闲时间赶紧排练节目,等着春节演出呢!”11月29日上午9时,在下丁家镇木厂下村文化广场里,65岁的张秀英一边挥舞着扇子一边对记者说:“去年文化广场建好了,我们这帮人有地方跳舞,得感谢镇村领导和龙口公路局的帮扶。”
  跳舞得有固定的场所,张秀英5年前加入到村舞蹈队,起初在村民家里跳,后来随着人员的增加,不得不到村委对面车库前的空地上活动。“地方狭小不说,东边就是河谷,西侧靠着通往木厂上村的道,很危险,每次跳舞都提心吊胆的。” 舞蹈队的带头人赵惠芹欣喜地告诉记者,两个周前连接木厂下村和上村的道路铺上了沥青,路面平整,路面也拓宽了,岁数大的老人再也不用担心跌跟头了。
  木厂村分上村和下村,坐落在河谷两侧,全村190多户。有90多户村民的上村则位于山脚下,一条长1100多米的山路连接着下村。村委主任陈立辉告诉记者,今年8月底,道路拓宽工程开工,路面加宽、路基整平、浆砌排水沟,硬化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总投资70多万元。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工程于11月15日完工并通车。
  沿沥青路向南走到头便是上村。如今这里已旧貌变新颜:曾经的泥沙路被水泥路代替,特别是长达700多米的环村路拓宽了,汽车、三轮车可以通行无阻。记者沿东面环村路南行至山脚下,臧秀凤的家就在拐角处。45岁的她嫁到村里20多年,住得憋屈。“门口就是果树和山沟,泥沙道过去才两米宽,现在门前拓宽了,什么车都可以停放,心情敞亮多喽!”
  记者看到,一栋栋民房前后的小道都已硬化成水泥路,村民出行告别了泥泞。76岁的臧淑荣老人开玩笑地说:“过去也叫水泥路,为啥?就是又是水又是泥的意思。”老人的幽默引得大家一阵笑。当记者返回村口时,村党支部书记陈福友指着安装了文体设施的广场说:“这是龙口公路局前年帮扶我村建设的,去年又建了下村文化广场。” 陈福友介绍,今年以来,上村硬化面积达到2100多平方米,总投资40多万元,不但路修了而且连自来水管道一块下了,村民吃水不用再挑了,对老人非常方便。
  参观完了上村,记者回到了位于下村的村委所在地,发现村委办公室后面就是文化广场。在陈福友的带领下,记者顺着西侧宽敞的水泥路来到了广场。“村里重视文化活动,安装了路灯,我们晚上在这里跳,想怎么扭就怎么扭,不用再担惊受怕了。”张秀英爽朗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