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为特殊儿童带来快乐

2021-12-14 14:36:32  来源:

  你会吹乐器葫芦丝吗?你会剪纸和做面塑吗?学会这些技能,对常人来说也是不容易的。而要教会那些智力残疾的特殊儿童,更是不可想象。

  有一个志愿服务组织发起了挑战,它就是今日龙口慈善义工队。12月10日下午,龙口康乐希康复医疗中心集体训练室,今日龙口慈善义工队为期一年的“非遗启智”项目正式开启。第一课是葫芦丝,授课人是义工队队长李黎波。

  “第一步是把吹嘴放到下嘴唇,第二步是做闻花香的动作,吐———吐———,将气息收回,不要鼓腮……”简短的开场白后,李黎波示范讲解葫芦丝最基本的吹奏手法。20多名来自康乐希医疗中心的智力残疾儿童模仿老师,开始“吐吐吐”地吹起来,教室里立刻响亮起来。孩子们练习时,多名志愿者在一旁巡视指导着。

  为何要教特殊儿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李黎波说起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他从小对乐器感兴趣,学过萨克斯、吉他和葫芦丝。12岁那年,月工资28块钱的父亲花24块钱给他买了一把吉他。

  多少年来,李黎波坚持吹练弹唱,充实生活,陶治情操。2008年,他自学葫芦丝,四年后开始义务教学,学员中最小的6岁,最大的82岁。

  在李黎波的印象里,童年应该是天真、无邪和快乐的。在帮扶特殊儿童时,他突发灵感:教特殊儿童学练传统乐器,学做面塑和剪纸,通过手部精细动作,锻炼孩子们手和眼的协调能力,启发图形思维,增强生活技能。

  “非遗启智”项目历时一年,课程包括中国传统乐器葫芦丝和剪纸、面塑两项非遗项目。李黎波介绍,葫芦丝课全年100次,面塑和剪纸课单双周轮换。

  教好这些孩子,李黎波是有底气的。义工队挑选了品端技好的志愿者作为授课老师,配备了具备上述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当助教,为特殊儿童进行指导。

  “有意思,有艺术感。”1小时的葫芦丝课结束,17岁的小张高兴地说。紧接着上剪纸课的志愿者王美玉表示,用自己的手艺帮助特殊儿童康复,给他们带来快乐,非常有意义。

记者 刘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