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一名讲习志愿者的心声

2018-06-12 16:28:00  来源:

  栾晓东,屺山母岛村人,龙口市新时代文明讲习团志愿者;30岁,当过五年工人,2017年考入市场监督管理局。

  6月1日,记者听他讲述了儿时成长中的感人故事。

  

  栾晓东是奶奶带大的,奶奶经常会跟他讲起一些过去的故事。五十年前,那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五口人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生活的中心就是吃与穿,能吃饱穿暖就是全家人最大的梦想。为了这个简单而纯粹的梦想,全家人每天伴着鸡叫起床去田里耕作,随着太阳下山才放下锄头回家休息,可是在那“三斤面,二两油”的配给年代,家家都很勤劳,真正富裕的能有几个呢?

  伴随着三个子女的上学,沉重的生活压力压得爷爷奶奶喘不过气来,栾晓东的两个姑姑相继辍学去生产队干活补贴家用,全家人寄希望于栾晓东的父亲,希望他能考上大学。父亲没辜负全家人的希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逢考试总是全校前两名。可天不遂人愿,就在父亲参加完高考在家等成绩时,先接到的并不是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爷爷去世了。当时,父亲只有17岁。当父亲接到姗姗来迟的通知书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很使劲地将其揉皱,扔进了还在燃烧的灶台里。父亲知道,只有这样奶奶才会同意他辍学回家干活。从此,父亲手里的纸笔换成了锄头,耳边的朗朗读书声也换成了田间拖拉机的轰鸣声。每每谈及过去,奶奶总会说:“孩子,你们赶上好时候了,要好好珍惜,只要勤快点,好日子总会来的。”

  

  栾晓东回忆说,父亲曾说过“你的出生就是我的动力”。凭着勤劳的双手,父亲渐渐还清了欠款。2001年,栾晓东小学毕业,考取了龙口当地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可当时6000元的入学费愁坏了全家,栾晓东想打消去读书的念头,父亲却说:“没事,咱有钱。”父亲坚定的语气打消了栾晓东的顾虑,他顺利入学。

  入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栾晓东才知道,父亲把他刚开了一个月的二手吉普车卖了8000块钱。栾晓东对父亲说:“爸,其实我不去也没事的。”可是还没等他说完,父亲就说:“东啊,记着,钱没了可以再挣,机会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如今栾晓东早已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也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家庭的重担,家里的房子也早已从不足10平方米换成了130平方米的宽敞楼房。

  记得一次开车拉着父亲去市场买鱼,为了1块钱父亲和鱼贩子吵得面红耳赤,回家后栾晓东提醒说:“就一块钱您至于吗?”父亲却说:“哎,穷怕了,老习惯,改不了了。”可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一块钱跟鱼贩子争吵的人,今年却偷偷给妈妈报了香港双人游的旅行团,激动的妈妈半夜12点还跟儿子打电话说:“你说你爸,这老家伙这是咋了,这么大岁数了,你说说他……”这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

  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一个越来越努力的小家,一个变得越来越好的小家。家是最小国,一个小家映射出来的是家乡的变化,是国家的发展。

  图/文 记者 刘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