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聚焦

 将部队作风带到救援队

2020-11-25 09:15:12  来源:

  身材高挑,眉清目秀,宋健,34岁,龙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从武警战士转身警察,过硬的部队作风依然没有一丝改变。用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队长王济人的话说,宋健责任心强,每次大的救援行动他都起到带头作用,善于做队员思想工作,都称他“宋指导”。

  说起与救援队的结缘,宋健表示,2019年6月,他从新闻报道中看到救援队5个队员去四川参加抗震救灾的事迹,“我被感动,找到救援队的电话,报名加入。”

  在单位,宋健敬业爱岗,还爱操心,热衷于公益活动。用单位领导的话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宋健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用心向上的态度把工作干好、干出色。在应急救援上,宋健也是如此。

  在救援队,海域救援是重点项目,而队伍里没有一个有游艇驾照的。2019年,宋健自费1万多元参加了游艇驾照培训班,学成后教队员们参加海域救援的技能。王济人说,有了快艇驾驶员证,参与海上救援基本都是他驾驶救援艇。“只要是休息时间,一旦有救援活动他必定参加。”

  十年的部队生活,使宋健练就了过硬的救援本领,养成了指挥协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研判的严谨作风和习惯。疫情防控吃紧期,宋健组织队员们为全市100余个小区单位进行防疫消毒。在救援遭遇困境时,他发挥专业特长,往往使救援“柳暗花明”。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隋大爷走失,多方搜寻无果,陷入缰局。此时,经验丰富的宋健提出再次倒查监控,逐一回放监控点,绘制行动轨迹图,最终在最后一个监控出现点200米处的树丛里发现了已经倒地7个多小时的老人。求助家属感动不已,喜出望外,对宋健竖起了大拇指。

  在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宋健是有名的指导员,善做思想工作。他既要做被救援家属的思想工作,还要做好内部队员的教育引导。前一段时间,一位小伙子情绪不高,宋健和他聊天时找到了原因。原来,妻子对他整天靠在应急救援上产生了抱怨。宋健耐心和他讲道理:“不要因为救援而耽误了家庭和工作,家庭要是不支持你,救援队也不能看着不管。”并让他回家和妻子耐心沟通。

  不光做思想工作,宋健更是一名战斗员。在2019年抗击台风“利其马”任务中,宋健冲在抗台一线,参与清理倒伏树木10余棵,救援故障车辆3台,拯救受伤呛水群众1名。在搜救东海两名赶海溺水群众时,他和队员们一起多次下海搜救,坚持到凌晨1点多。一年多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策划组织并参与了大小40余次公益救援活动,参与救助受困群众50余人、救助受困车辆20余台。

  做公益,成为宋健的习惯。一次外出途中,路遇一场交通事故,一群众头部受伤,流血不止。宋健拿出随车急救包为伤员简单包扎止血,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协助救护人员将伤者抬上急救车。他所在小区的车辆救援他都是大“包圆”。

记者 刘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