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风采

 72岁老人 “编织”美好生活

2021-05-31 13:35:45  来源:

  小猪、小兔、蔬菜、娃娃、英雄妈妈、新郎新娘……从动物到植物,再到人物,五颜六色、形象逼真,眼前的这些“小可爱”竟是获得国家外观专利证书的手工编织毛线玩偶工艺品,被捐赠给了龙口市文化馆。

  捐赠人是72岁的成军,2004年从中石化济南石化经济学校退休,老家龙港街道庙张村。这些作品是她一个人花4年时间创作编织完成,表达对家乡的感恩之情。

  虽然手工毛线针织品被机器取代,但退休后的成军将年轻时就有的这个爱好拾起来,研究琢磨,丰富自己的生活。“想什么,就做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和创作,灵活性和创造力远远大于机械加工。”成军分享自己的快乐,“这也说明传统手工加工的民俗工艺品一直会延续到现在,而且仍然在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原因。”

  瞧,一个个时尚小猪造型装扮各异,成军介绍起加工的过程:用棒针编织出裸猪,再用棒针和钩针加工好小饰物,最后缝制、填充起来,就完成了。“正因为由手工来完成,在后期装扮上就充分体现了制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整个编织过程充满了随心所欲的乐趣。”她说。

  手工编织属龙口传统文化项目之一。成军始终怀有传承之情,花心思研究创新,打造心目中的精品。在“新郎和新娘”时尚小猪的创作中,她首先定位在中国传统装扮上,而作品的难点和亮点是新郎官的帽子和新娘的凤冠。成军介绍,这时候,钩针就显示出它的灵活性,“一个钩针一条线,在手指的作用下,按照你想象中的形状钩出两顶小帽子,再配上不同颜色的线和珠子加以装饰,戴在‘新郎新娘’头上。”经过一番加工,喜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天生一对”就完工了。

  在成军看来,手工编织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边创意边加工,编织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时常会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艺品猪“英雄妈妈”的创作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原本织的几个微型猪,想做钥匙链用的,可在装扮一个大猪的时候,突发奇想,将这几个各种颜色的微型小猪放在大猪的头上,既起到了头花的装饰作用,又能将大、小猪变成一家人,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吗?果然这个作品完成后,得到许多人的赞赏与肯定。

  不但传承了龙口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让手脑在做中得到了锻炼。用成军的话说,脑筋越用越活,手脚越用越灵,修心养性。而且随着编织经验的积累,成军有了一种升华的感觉,创作思路会不断翻新,新的编织手段也可以层出不穷。她说,同时可以赋予它积极健康的宣教意义。比如,小兔子最喜欢吃萝卜,可以织一个萝卜,让小白兔手捧萝卜,告诉人们“要吃健康蔬菜”。她织过一个叫“牛妞”的小奶牛,又织了一个奶瓶背在身上,让孩子们感悟“它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记者 刘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