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龙口

 古村落文化的“活字典”

2021-12-02 11:01:32  来源:

  在诸由观镇西河阳村,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无论是学生,还是文人墨客,只要有前来观摩学习的“游客”,总会有一位老人陪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热情讲解,穿梭于古老的村居瓦舍之间,在古村落里勾勒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就是被村民尊称为西河阳文化的“活字典”———68岁的花甲老人王人春。

  义务宣传村史故事不计回报 

  不少人都好奇过自己居住地的历史渊源,1953年出生的王人春也不例外。从小他就特别喜欢听老人讲村里过去的故事:距今600余年历史的国槐古树传说;布局考究、主从有序尊卑有别的的古圩子墙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当胶东大多数农民依靠农耕过活时期,西河阳村是为何涌现出那么多优秀的商业奇才的?……每次听到这些故事,王人春都觉得特别骄傲,原来自己生活的村庄在历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老祖宗留下的珍贵历史应该保存好,宣传出去,留给后人。”王人春说道。

  怀着这种传承的信念,终于在村级博物馆开馆那一天起,王人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宣传途径,那就是做一名西河阳村的义务讲解员,把家乡讲出来,让更多人知晓。从早到晚,不分节假日,随时等待着为更多来西河阳参观学习的市民讲解。这一讲就是五年。

  “人老,思想不能老!”从古老传说,到如今的新农村发展建设,王人春在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不断根据村里的变化随时更新讲解内容。为了让更多的人加深印象,他还引经据典,融入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让倾听者身临其境,记忆深刻。村党支部书记宋广东称他为:地道朴实的农民讲解员。

  “我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见到王人春老人第一眼时,老人家那种精神矍铄、腰板笔直的状态竟让记者误判了他的年龄。正像他口中说的那样:“我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只要我还有力气,有这个能力,只要村里需要、社会需要,我随时可以顶上。”

  这样的坚韧不拔精神早在王人春年少时就已经种下种子了。自14岁起,王人春开始到镇里学习纺织技术,经过多年的历练,得到了当时纺织组领导的赏识,镇里成立纺绳厂之后,便顺理成章任命了他为厂长,直到退休。至今还有人亲切地称他为“王厂长”。

  退休后的王人春仍闲不住,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河阳村民,他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村里,除了承担义务讲解员的任务,他还为村里人居环境建设、民俗博物馆建设作出了不少贡献。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仍然没有闲下来,而是当起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员,任务就是在村口处对进出车辆进行登记和体温测量。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整整45天,花甲年纪的他把自己当成年轻小伙子般三班轮值,为村民健康防疫保驾护航。

  多才多艺展现新农村老年人面貌

  王人春老人不仅思想新,觉悟高,爱好也很广泛。

  在西河阳村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着许许多多的老照片、老农具、老物件,都是村两委领导班子一件件搜集起来的,保存到今天更实属难得。而王人春喜爱收藏的习惯在这项工作中就发挥了不少作用。

  “眼前这个物件叫纺车,用来纺织绳索的。以前不像现在机械技术都很发达,那时候全靠手工。”像纺车这样的老物件,王人春家里也有陈列,“每当看到这些老物件,我都感慨咱们社会发展迅速,我们村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天走在俺村路上,我的心情都特别高兴、自豪。”

  除了收藏,王人春还爱好书法和广场舞。在他的老屋里,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毛笔字,平日里练习书法,成了王人春修身养性的一大习惯。“写得不好,见笑了!”面对他人的夸赞,他谦虚地回应。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王人春不仅自己爱好广泛,他还带领村里的老年人一起发展兴趣,培养爱好。村里小广场建设完善后,便成了以王人春为代表的老年人的娱乐场所。起初,舞蹈团队就王人春一个男士,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进来,逢年过节,他们的秧歌便会扭起来,那欢快的二胡“交响乐”像极了西河阳新农村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欢乐而幸福。

记者 曹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