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龙口

 烟台龙口海事处送文化下乡进后寨、解家村侧记

2019-09-16 16:16:24  来源:

  新时代,新生活。如今,咱老百姓吃得越来越有讲究,穿得也是时尚流行。吃饱了穿暖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自然更少不了。

  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八月份,烟台龙口海事处主办,今日龙口报社承办,将两台文艺节目分别送到北马镇后寨村和新嘉街道解家村,通过喜闻乐见的节目,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内化到百姓心中,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文化人,体验到新时代美好生活带来的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后寨村:一台吕剧,老少皆宜 

这个戏真有教育意义 

  “吕剧是咱山东的地方戏,唱腔适合山东人的口味,特别悦耳。”61岁的尹桂艳说起当晚送来的戏,高兴地说,“小时候就看过,今晚演员演得好,内容感觉更好,符合咱农村的实际,非常有教育意义。”

  这台戏是吕剧《王定保借当》,演出时间是8月6日晚。

  尹桂艳是后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她打小就喜欢吕剧,不光爱看还好唱。

  在她的脑海里,这出戏的内容记得牢牢的,便向记者说起了剧情:学生王定保趁老师不在的时候,跟同学赌博输了钱。怕父母责骂,不敢回家要钱还债。他的未婚妻张春兰知道后,背着父母将嫁妆衣裳给王定保当钱还债。恶霸李武举知道这件事以后,羡慕张春兰之美貌,便乘机诬赖王定保是偷盗他家之物,把王定保打入监狱。张春兰知道这个消息后,星夜赶到县城公堂喊冤,终于救出王定保。

  “老故事之所以记得牢,就是因为它的剧情和它的教育意义。”在尹桂艳看来,张春兰是个勇敢、智慧、正义感、嫉恶如仇的女性,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她感触不少:“这种精神永远不过时,仍然值得我们新时代的女性学习。用今天的话说,咱新时代的女性更要担当作为,自强不息,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尹桂艳的一番话确实说的在理儿。

孩子不能落了这一课 

  台上演得投入,台下观众看得着迷。仔细一看,观众大多数是老年人,但也有不少孩子。

  32岁的张瑞花陪着6岁的儿子来了,“看不懂,就看个热闹呗。我小时候想看,也没有呐!”

  尹桂艳说,来看节目的基本是五六十岁的,40岁以下的不多。应该让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孩子,从小接触、了解一些传统文化,所以龙口海事处给村里送来吕剧,的确及时,非常受用。

  在张瑞花看来,送文化下乡,既可以让孩子长长见识,还能走出家门,“要不在家里上网玩手机、打游戏,出来就放下了”。

  两个女孩子坐在一起,大的叫于子贻,11岁,“每次有演出的,我都陪妹妹来看,她乐看。”6岁的妹妹真配合,点头表示同意。

  看着表演,76岁的于德香老人说起了年轻时代,“俺村五六十年代排过《啼笑姻缘》,老出名了。”

  对当年的情景,老人记忆犹新,高兴的样子就能看出她对吕剧的喜好程度,不光在本村看,外村有演出,她也不落下。

  尹桂艳好唱,好跳。10多年前,她组织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成立了艳子舞队,“我得带头把村里的文化活动带动起来,没事大家凑一块儿,唱唱跳跳,乐呵乐呵,心情好,身体好。”

  晚上9点,一个多小时的戏结束了,大家伙散去。于德香老人美美地说:“我乐看,经常看,今晚演得相当好,开心呐!”

解家村:革命故事感动群众 

下乡来的节目有吸引力 

  “今晚烟台龙口海事处送文化下乡到咱村,节目是综艺类的,希望大伙都来看,地点在后街西头。”8月26日傍晚,大喇叭时不时地广播这个消息。

  “打扑克跟不上看节目,都来看节目,今晚散伙了!” 晚上7点20分,61岁的栾新梅坐在大街北侧水泥台上,美美地说。

  对于龙口海事处送来的节目,解家村的群众可盼着呢!

  65岁的李桂华看着节目,脸上始终笑盈盈,真是个喜性人。“最爱看吕剧,小时候看过,哪有演的就上哪看,都是步行走。”她说出了一连串的吕剧名字:《王定保借当》《小借年》《李二嫂改嫁》……

  知道《林海雪原》吗?87岁的姚淑菊老人答道,“看过京剧《智取威虎山》,英雄杨子荣进了土匪窝子,和敌人斗智斗勇,非常了不起。”当晚,演员王国友表演了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唱段。

  提起《智取威虎山》,王国友说,原著作者曲波就是咱龙口石良枣林曲家村人,小说《林海雪原》被改编成了样板戏京剧《智取威虎山》,再后来又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英雄人物杨子荣深入虎穴、大智大勇、不畏敌胆的精神,确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英雄故事感染村里人 

  事有凑巧,记者刚采访过龙口的一位文学爱好者姚玉安,听他介绍了曲波和曲波夫人刘波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姚玉安在国营龙口针织厂驻京办事处工作,有幸同朋友刘力前往北京百万庄看望了他姑父曲波和姑母刘波。曲波是《林海雪原》的作者,刘波是新嘉街道海云新村人,是《林海雪原》中“小白鸽”的原型。

  侦察英雄杨子荣原名叫杨宗贵,1945年参军,一直跟随曲波的部队打到东北。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等25个土匪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在继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1岁。曲波夸杨子荣对付土匪有大智慧,是优秀的侦察英雄。

  曲波是小说中“少剑波”的原型。1946年冬天,曲波指挥剿匪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在剿灭“座山雕”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战斗中,涌现出了侦察英雄杨子荣、高波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林海雪原》就是曲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创作的。

  《林海雪原》是咱龙口人创作的优秀作品,大家看着节目,格外有劲头。

记者 刘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