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龙口

 刀尖儿上的艺术

2018-07-03 15:06:10  来源:

  巧果,又叫七夕果,是过“七夕”时的必备食物。以前,每到“七夕”,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利用模具做巧果,不仅形态各异,而且味道也很好,很受小孩子们的喜欢。最近几年,做巧果的人越来越少,会雕刻巧果模具的人就更少了,但在南关村有一位老人,坚持手工雕刻巧果模具已经40多年了。

  为贴补家用,学刻巧果模具

  这位老人叫王策瑜,今年68岁。在他的家里有一间属于他自己的工作室,刻刀、锤子等几十种工具规整的放在一个木盘里,一个粗壮的石墩就是他的工作台。旁边还有一个木箱,专门用来盛放做好的巧果模具,里边的模具大大小小有近百件,箱子的旁边还有很多未成形的模具。

  王策瑜告诉记者,在他20岁左右的时候,为了贴补家用,开始学习手工雕刻巧果模具。“在那个年代,除了挣工分,家里没有别的收入,所以我就决定学个手艺。”王策瑜说,自己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恰巧父亲认识一位刻模具的师傅,于是王策瑜就去看了一下,这一看便迷上了雕刻。

  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晚上回家自己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王策瑜就能独立刻出完整的巧果卡子。“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弄破手,但是心中始终有个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王策瑜介绍,那时候,一个模具卖一块钱左右,一般都是家里条件好的人才会买,条件差的人家都是借着用。尽管如此,王策瑜的巧果模具还是为家里改善生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几十种工具,刻出精美图案

  王策瑜介绍,想要做出好的巧果模具,首先要选好的材料。“最好的材料是梨木,而且最好是几十年的老梨树。”这么多年来,王策瑜一直坚持自己到我市南部山区收梨树。有一次,为了收几棵梨树,王策瑜自己推车走了50多公里。

  除了坚持自己收梨树,王策瑜用来雕刻的工具大多数也是他自己制作的,平铲、刻刀、圆凿、锤子等,都是在多年的摸索中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改进的。在他的工作室里,还有两包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纸壳,他说:“这都是照着雕刻的纸样,也是雕刻模具时必不可少的工具,都用了几十年了,很多都不像样了,但就是舍不得扔。”

  巧果模具的图案有很多种,苹果、鱼、寿桃、蝉、树叶等,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寓意。“我这大半辈子一直在雕刻这些图案,关于这些图案的讲究我至今也不敢说百分百了解,始终在学习当中。”王策瑜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制作精美的巧果模具已经成为王策瑜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机器雕刻的巧果模具越来越多,但王策瑜依然坚持手工雕刻。

记者 王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