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校内交通安全防线
近日,市教体局围绕平安校园建设,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出行安全。
依托线上线下宣教,让安全意识有提升。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安全教育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实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假期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烟台市安全教育平台,开展“122”交通安全主题教育,同时根据不同时间节点,适时发送安全教育内容,做到安全教育常态化。成立学校交通安全教育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主题班会、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签订“文明交通承诺书”等活动,师生签订“文明交通承诺书”50000余份,印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材料30000余份,邀请交警到学校作报告50余次。学校开展“我把交通安全带回家”“写给爸爸妈妈的信”活动,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加强家长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做好隐患排查整治,让交通安全有保障。依据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学校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及校车运行线路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学校对学生上下学乘坐交通工具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上报摸排统计表100余份。结合摸底排查情况,加强对学生乘车安全教育,与学生及家长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50000余份。联合公安、交通、属地政府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及运行路线、站点站棚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排查260条校车线路。同时加大违规车辆整治力度,公布举报电话,从源头上消除学生上下学乘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让校车运行有规范。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制定校车相关制度、规定,形成校车常规管理档案7项,校车管理制度20项,分别对校车的日常管理、培训教育、突发应对、检查维护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使每一位校车安全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确岗位职责,使校车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机制,为校车的安全、规范、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