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乡村

 黄山馆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镇域篇

2020-04-21 10:15:12  来源:

  日前,与黄山馆镇领导干部谈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听到一则特别形象的比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像筛沙子,要布好网口,先筛出“大粒”的问题,再筛出“小粒”的问题,分层次、有节奏地处置,才能筛得省劲儿,筛出精华。

  画好蓝图 “一村一品”连片成网

  “筛沙子”的比喻着重强调标准和分工,标准是筛网的规格,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和要求;分工指的是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

  黄山馆镇“布网”工作多年前已经开始,通过深入发掘、雕琢镇村文化,精心搭配与之匹配的景观风格,勾勒出“一村一品”的唯美蓝图:凸显馆驿文化,以黄山馆镇古驿文化为主线,利用旧时驿站专用的拴马桩,以及遗存的碑石等老物件,以旧修旧,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凸显农耕文化。以馆前前徐家村、耩下刘家村古村落保护开发为重点,打造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生活景象。凸显红色文化。以辛亥革命先驱徐镜心的故里为纽带,讲好家乡故事,做好时代新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凸显孝德文化,以馆前于家、馆前王村孝德牌匾和节孝碑为主题,传播孝德故事,传递孝德能量。景观围绕文化去打造,让村庄美得更具内涵,也让百姓有目标、有标准、有奔头。

  去年,该镇投入1500多万元打造了一条长约10公里的民俗旅游观光带,栽植各类苗木10万余棵,建设花海、镜心湖、樱花大道、槐香园等特色场景。通过这条五彩斑斓的“丝带”将7个独具特色的村居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张美丽乡村网。

  厘清分工 “大粒”问题集中攻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范围广,需要治理的问题多,眉毛胡子一把抓并非良策。黄山馆镇把待整治问题细分,像过筛子一样,大粒“沙子”镇级处置,小粒“沙子”村、户处置,形成了镇、村、户三级共建、共管、共享的格局。

  三级筛除问题,有利于该镇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近年来,该镇围绕“大粒”问题入手,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连片打造、整体提升:对界河、三里河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开展界河清淤22万立方,加固界河桥以下流域3635米的河道,浆砌界河堤坝1180米,在河道内种植各类林木3万余棵。“一村一品”工程顺利推进,对7个村的主要街道进行修旧如旧处理,升级改造5.6公里村级道路,实现村庄主干道硬化率100%,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

  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排查、大改进”专项行动,集中清除“四大堆”。该镇已发动群众3000人次、车辆300余台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千余吨、农业生产废弃物4吨,拆除违建84处、27500余平方米,农厕改造率达90%。

  现场办公 “小粒”问题立行立改

  “预报10点有雨,今天的整改任务得抓紧了。”16日上午,黄山馆镇村两级干部心急如焚。整改进度不能耽误,是黄山馆镇的铁律。

  跟随督查组进村督导时,发现督导组成员手里拿着两份问题整改清单,一份是市督导组指出的38项问题,另一份是黄山馆镇的自查清单,密密麻麻罗列了191项问题,每项问题附带着整改时限,多则三天,有的当场就整改完毕。

  问题清单摆在面前,该镇书记镇长带队,召集开展4轮现场办公,一辆大巴车载着镇村领导班子,车开到哪里,问题找到哪里,问题登记造册后,就成为督导组成员手中的自查问题清单。在车上,问题区域责任人需要当场签订“军令状”,明确给出整改期限。

  现场办公取代了黄山馆镇的集中调度会。如今,集中调度改为问题调度,会场跟着问题走,提高了督导的效率、整改的效率。

  采用远程督导,建立微信调度群,领导干部实时掌握工程推进情况;建立项目分工督查机制,22个重点施工项目由13名领导干部负总责,每个项目3-5名机关干部现场督导,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以赴打造精品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片区。

  盯住痛点开好方子、俯下身子干出样子。黄山馆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大问题,集中攻坚;小问题,现场办公立行立改,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工作模式,为该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足了马力。

记者 高岩